教育活动设计方案(如何开展教育活动)

教学活动设计

一、活动设计环节:

属于教学设计的一种,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,形式可以比教学设计更加丰富,且具有实践性、趣味性。

活动设计有三种考察类型:

主题班会、家长会、综合实践活动。

活动设计包含8项:

(一)、主题

指活动要传达的核心内容、要简洁、优美、有创意。

(二)、活动背景、设计依据

即说明为什么进行此次活动,可结合当下社会现象或教育热点进行展开。

(三)、概况(可省略)

时间、地点、人数、对象等。

(四)、活动目标

活动目标可以按照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置的思路,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灵活变通。

1、初步理解(了解)…的含义(发展历程),进一步认识到…对学生成长(生活)的重要意义;(知识)

2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,掌握…的方法和技巧,提高…学生能力;(能力)

3、通过本次活动,激发学生的…情感,培养…价值观,努力成为…的人。(情感)

(五)、活动准备(可省略)

活动道具加事前准备,可以从人员、物品两个方面考虑组织。

(六)、活动形式

指活动进行的具体方式。常用的活动形式包括:小组讨论、游戏活动、故事分享、角色表演等。

(七)、活动过程、流程、具体做法

活动流程是活动设计的核心环节,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:

导入环节:

导入——活动1——活动2——活动3——总结,可以故事导入、情境导入、问题导入、视频导入等,也可以借助热点话题,引入主题,本部分也可说明我们组织本次活动目的。

活动

围绕我们活动目标,设置2~4个小活动,组织学生积极参与,在活动中得出结论、完成目标。

活动一:(解决活动目标一)

教师…学生…得出结论

活动二:(解决活动目标一)

教师…学生…得出结论

活动三:(解决活动目标一)

教师…学生…得出结论

(活动方法:小品、知识竞赛、辩论、“名人名言”互动、播放视频、故事分享、诗朗诵、实话实说、制作手抄报、情境创设、角色扮演、观看图片、分享活动前准备的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等)

总结

可由教师直接进行总结,或请学生总结,或者师生总结,对我们的活动进行总结感悟。

(八)、效果评价、班主任小结

如果题目要求写效果检验方法就要按照要求,对本次活动成果进行检测。如果没有要求,可以写班主任总结,谈谈此次活动的收获或不足。

或:

师生共同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:(写出总结性语言,升华到感情,教会学生今后应该怎么做,言之有理即可)。

(九)、课下作业(可省略)

二、教案设计:

一、教学设计环节:

(一)课题名称,(二)课型(三)课时

(四)教材分析(可不写)

(五)学情分析(可以不写)

①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

②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

③采取方法策略

(六)教学目标

“三维”目标

1、知识与技能:确定本课堂要讲的知识点。基础性目标,重在智能提升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确定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。关键性目标,强调途径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确定引导学生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。终极性目标,重在人格的塑造。

(七)教学重点

教学重点是指本节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什么,学生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,可以从上述中知识与技能目标、过程与方法目标中选取。

(八)教学难点

设置每一节课教学难点要根据教学的难点、学生的认知能力、理解能力、接受能力精心设计。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。可以从上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选取。

(九)教学、教具准备

(十)教学方法

讲授法、讨论法、谈话法、发现法、演示法、实验法、练习法、陶冶法、导学法、读书指导法、任务驱动法、自学指导法、互动法等。

(十一)教学过程

包括环节:

1、导入新课

课堂导入的常用类型

直观导入、问题导入、谈话导入、实例导入、故事导入、温故导入、情境导入;

(1)直观导入,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,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、样品、标本、模型、图表、幻灯片、电视等,引起学生的兴趣,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,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。

(2)问题导入

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,引起学生回忆、联想、思考,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索欲望,进而导入新的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。

(3)谈话导入

通过有目的的引导性谈话直接在新课和学生认知结构建立联系,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,产生学习动力的一种导入形式。

(4)实例导入

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开讲,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,引出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。

(5)故事导入

故事导入是教师通过与所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、趣事,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类教学导入形式。

(6)温故导入

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,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,合乎逻辑、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。

(7)情境导入

运用满怀激情的朗读、或者通过音乐、动画、录像等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,感染学生,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,使其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。

2、讲授新课

3、拓展练习

4、课堂小结

(十二)作业设计

(十三)板书设计

(十四)教学反思。(可不写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8799918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https://www.aae160.com/n/28446
返回顶部